鲁人版“活动型”语文教材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玉秋
授予年度:2017年
摘 要:教材是师生教学互动的凭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内容载体,准确地分析和把握教材,是发挥教材最大效能,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注重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1]。鲁人版教材力求贴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改革理念,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型教材,教材的活动设计体现在单元话题、选文、“学习活动、“活动性学习专题的各个方面。鲁人版“活动型教材实现了教材结构体系和呈现方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但是通过实践调查并结合笔者高中阶段学习本部教材的经历发现,“活动型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是一个名词符号,师生们只是把教材作为选文的汇编,单纯的进行选文学习,忽视了教材中熔铸了无数编者心血的活动设计。为了让鲁人版“活动型教材更好地体现其编写特点和功能,本文对教材的活动呈现方式作了系统的分析,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一一分类。希望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进一步了解鲁人版“活动型教材中活动设计的精髓,让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真正鲜活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活动型教材的学习获得应有的收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鲁人版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在通过掌握相关资料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5章。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建设,即鲁人版教材诞生的大背景,包含“一纲一本至“一纲多本的教材演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五种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诞生以及对除鲁人版教材以外4种版本教材特点的简单归纳这三个部分。第二章是对鲁人版“活动型教材的简单介绍,包含教材的结构分析、编写目的、主要特点以及“活动型教材概念界定这四个部分,以期对教材可以有整体性的理解。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析了鲁人版教材的活动呈现方式,介绍了话题单元、教材选文、“学习活动和“活动性学习专题这四个板块在“活动型教材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做出了详细的分类,通过分类明确各种活动所指向的学习目标。第四章是在第三章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得出鲁人版“活动型教材在实践应用领域的价值,主要包含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领域的价值。第五章讲述了鲁人版“活动型教材的设计反思,并针对设计反思给出了相应的使用建议,希望将教材设计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