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收藏
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     者:谭威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珊鹏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跟痛症 骨水泥 注入治疗 

摘      要:目的:观察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calcaneodynia)的临床疗效,为跟痛症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跟痛症患者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5-75岁,平均59岁;右侧跟痛7例,左侧跟痛3例,跟部疼痛症状持续时间1-3年,平均1.6年。所有病例前期均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后效果欠佳而来院就诊。对10例患者采用自制穿刺、注入系统,在跟部痛点部位注入骨水泥,注入后患者休息20分钟即可下地行走,治疗在局麻下进行,不需住院。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每个时间点的评估均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和简化Mc Gill量表评分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简化Mc Gill量表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本次临床试验中共有1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右侧足跟疼痛7例,左侧足跟疼痛3例,10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年,全部病例未出现骨水泥渗漏、过敏、穿刺点感染、跟骨骨折等并发症。2临床疗效评价:10例患者采用骨水泥注入治疗,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痊愈5足,显效4足,好转1足,无效0足,总有效率为100.0%。3临床症状评分: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肿胀、功能评分、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3.30±0.46)、(1.10±0.54)、(3.50±0.50)、(7.70±1.10)。治疗后分别为(1.00±0.77)、(0.40±0.49)、(1.50±0.50)、(2.90±0.83)。末次随访分别为(0.70±0.46)、(0.20±0.40)、(0.80±0.40)、(1.70±0.64)。治疗后及末次随访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简化Mc Gill量表评分:10例患者的简化Mc Gill量表评分:疼痛评级指数感觉分(PRI感觉分)、疼痛评级指数情绪分(PRI情绪分)、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状况(PPI)治疗前分别为(16.80±0.87)、(5.70±0.78)、(7.00±0.63)、(3.40±0.49)。治疗后分别为(9.50±0.81)、(2.70±0.64)、(2.40±0.49)、(1.50±0.50)。末次随访分别为(8.40±0.80)、(2.10±0.54)、(1.70±0.46)、(1.20±0.40)。治疗后及末次随访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注入治疗可有效治疗跟痛症,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特点,能够早期快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对顽固性跟痛症也具有明显效果,该方法为一种治疗跟痛症新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