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苦参药材生存周期的栽培与野生品品质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智民;刘晓谦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secens Ait.的干燥根,多生于山地,草坡灌木林中,喜阴生长、多丛生。作为传统中药,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其性寒、味极苦,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野生资源苦参需求快速增长,致使野生苦参面临乱挖殆尽的风险。为弥补野生药源的不足,近年来苦参开始了人工种植品,并大量上市,并建有GAP基地一个。但苦参作为传统中药,历代均以野生品入药,人工种植品年限较短,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且缺乏系统的同质性评价,因此开展苦参的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品质比较对于保证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在传统经验鉴别基础上,引入现代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外观性状、主要药效成分、特征指纹图谱等方面按照TOE(Totality-Of-the Evidence)思路进行系统多证据的评价研究,以期为苦参的人工种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苦参野生与栽培品之间的质量比较,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所有样本均为亲自采集。在系统梳理苦参的资源分布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采集路线,并制定详细的代表性样本采集方案,以保证样品和数据的可比性、结果的可靠性。样本采集涉及了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河北、重庆、贵州、广西及四川等地,所有样本均作详细地理信息记录,并保证有足够的样本量以完成本研究,并作留样观察,以备复核验证。同时,考虑到苦参传统的采收季节为春秋两季,为排除采收季节不同带来的可能差异,在对不同采收季节的样本收集时,选择同一地域以消除地域可能产生的差异。秋季共采集到野生样本85份,栽培品66份;春季采收栽培品13份。本文重点在于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化学质量对比研究,采用TOE评价法,对苦参中的各类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及多糖类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从更全面的质量信息来评价其异同性。1、生物碱成分在苦参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有效成分,本研究从其含量较高的6种生物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N-甲基野靛碱、苦参碱及槐果碱)入手,进行系统的化学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是:栽培与野生品之间无明显差异。2、黄酮类成分是苦参中另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因研究较少,本文对其提取条件及色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经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建立了10种黄酮类成分同时测定的HPLC法,填补了苦参多黄酮成分质量评价的空白。研究发现:栽培品与野生品的黄酮类成分亦无明显差异。3、有机酸类成分是苦参中新发现的一类重要成分,一直未见报道,我们前期发现苦参含有大量番石榴酸,该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在药材中对生物碱成分的积累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首次建立了苦参中番石榴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全面把握苦参次生代谢产物的整体轮廓。结果发现:番石榴酸含量在3%-4%,在栽培品与野生品间的含量亦无明显差异。4、多糖类成分是所有植物的共有成分,它对于植物的生长、药效的表达具有贡献,为全面评价苦参质量,论文在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使其可测成分大幅度提高到3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栽培与野生品间的多糖含量亦无显著差异。5、“全成分指纹特征:从35批药材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分析发现,野生品与栽培品间无明显差异,且不同地域间的相似度较高,说明苦参的地域适宜性强。6、传统鉴别:从饮片横截面看,栽培品较密实,且木质部与韧皮部不易分离,而野生品饮片断面则多疏松,且木质部与韧皮部常剥离;两者容易分辨。但从粉末鉴别上,因为均具有苦参的典型粉末鉴别特征而无法将二者区分。7、植物形态:栽培品叶片较厚、翠绿、较大且密集,茎秆粗壮,节间距较窄,根系较发达,须根较多;野生品则叶片较薄、偏黄、较稀疏,茎秆较细,柔韧性较好,节间距较大。能够区分。综上,本文利用TOE思路对苦参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进行了系统质量评价,得出了栽培品与野生品具有质量一致性的结论,药材质量是疗效的根本,其质量均质性的结论仍需主要药效学(与苦参功效相关性者)评价来得出全面的最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