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miR-17-92簇在慢性髓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收藏
miR-17-92簇在慢性髓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miR-17-92簇在慢性髓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     者:杨爽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恒湘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miR-17-92簇 慢性髓性白血病 miRNA mimic 慢病毒 

摘      要: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以髓系细胞受累为主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CML发病的主要分子基础是t(9;22)(q34;q11)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并编码具有强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该蛋白激活各种不同的信号途径使细胞周期的调节紊乱及细胞凋亡抑制,最终导致造血细胞的恶性转化。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长度约为17-25b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调节分子,通常可以通过与靶mRNA分子互补结合使mRNA的翻译受阻或使靶mRNA降解而抑制其表达。近年来研究报道了多个与CML有关的microRNA,包括miR-142、miR-155、miR-181、miR-221、let-7a、miR-17-92簇等。这些microRNA通过BCR-ABL依赖或非依赖方式调控并作用于BCR-ABL相关的信号通路,这些microRNA的研究从新的领域揭示了CML发生和耐药的调控机制。 miR-17-92基因簇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簇,编码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miR-92-1等7个microRNA。miR-17-92簇是作为原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发挥作用,要依赖于miRNA所在的组织、细胞类型以及胞内存在靶基因的种类。 1. miR-17-92簇在K562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及CMLCD34+细胞上的表达 我们利用TaqMan MicorRNA探针检测了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miR-92-1在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KCL22细胞上的表达。分别检测了14例正常人和16例CML患者的CD34+细胞上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miR-92-1的表达。 结果显示各种白血病细胞系中,K562对比HL-60各种microRNA表达较高,而对比KCL22,K562中miR-17、miR-19a、miR-18a、miR-92-1表达均较低。同时,选取14例正常人骨髓和16例CML患者骨髓,分别分离CD34+细胞,进行qPCR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ML(n=16)CD34+各种miR-17-92的表达比正常人(n=14)增高。 2. BCR-ABL调控miR-17-92簇表达的研究 我们运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把带有BCR-ABL基因片段转入脐带血CD34+细胞中,检测miR-17-92的表达。使用针对BCR-ABL的特异性抑制剂伊马替尼(STI571)作用于K562细胞,分别在12h、24h提取细胞RNA做qPCR,检测miR-17-92的表达。 结果发现转入BCR-ABL基因后脐带血CD34+细胞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miR-92-1的表达都增高。两种浓度(1.25uM及2.5uM)的STI571作用K562细胞24h后,各种microRNA都下降了。且STI571的浓度在1.25uM时,各种microRNA的表达更低于浓度2.5uM作用时的表达。 ***-17-92簇对K562细胞及正常造血细胞功能研究 本文将miR-17-92簇慢病毒载体转染入正常人骨髓分离的CD34+细胞,研究miR-17-92簇对正常CD34+细胞的功能影响。可以看到has-miR-17-92簇可以促进正常CD34+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集落形成能力、抑制细胞向红系分化的趋势、增强细胞向粒系分化的趋势。 总之,本课题阐明了miR-17-92簇在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及CMLCD34+细胞上的表达上调;使用BCR-ABL的特异性抑制剂伊马替尼(STI571)作用后K562细胞表达miR-17-92簇下调,即miR-17-92簇的表达依赖BCR-ABL基因的作用;miR-17-92簇能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集落形成、抑制细胞向红系分化的趋势、增强细胞向粒系分化的趋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