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gE与嗜酸细胞计... 收藏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gE与嗜酸细胞计数的...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gE与嗜酸细胞计数的改变及关系研究

作     者:郑艳梅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亚蕊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过敏性紫癜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细胞计数 儿童 

摘      要: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疾病不同时期及不同分型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共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分布为3.5~14岁),按照临床表现分为非肾损害型(38例)和合并肾损害型(30例)两组,同时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3.5~13岁)。过敏性紫癜患者分别于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检测血清sICAM-1、IgE及末梢血中EOC三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所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各组间三项指标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且每两组间指标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两种指标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 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sICAM-1值的改变,急性期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42.18,P0.01;临床表现为非肾损害型和肾损害型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q值分别为7.08、12.67,P0.01);缓解期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19.75,P0.01;非肾损害型和肾损害型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都非常显著(q值分别为4.32、4.31,P0.01);非肾损害型与肾损害型比较,无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其差异均无显著性(q=1.39、2.12,P0.05)。IgE的改变为:急性期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165.72,P0.01;非肾损害型、肾损害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q值分别为9.81、17.46,P0.01);缓解期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69.55,P0.01;非肾损害型、肾损害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q值分别为3.12、3.72,P0.05);急性期非肾损害型与肾损害型比较,差异显著(q=5.73,P0.01);缓解期两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44,P0.05)。EOC值的改变情况为:急性期患者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64.89,P0.01;非肾损害型和肾损害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q=15.88、13.63,P0.01);非肾损害型与肾损害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48,P0.05);缓解期三组间经方差分析,F=40.47,P0.01;非肾损害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q=8.66,P0.01),而肾损害型与对照组及非肾损害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q=1.50、0.94,P0.05)。直线相关分析:HSP患者急性期血清sICAM-1值在不同分型间分别与IgE和EOC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065、0.6090、0.6523、0.5963,P0.01)。 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sICAM-1、IgE、EOC三项指标在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于本病的临床分型影响较小;说明这些指标均参与了本病的发生过程,且这些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急性期明显大于缓解期;对于疾病分型方面,非肾损害型血清IgE的影响小于对肾损害型的影响;而血清sICAM-1、EOC值的改变则对非肾损害型的影响大于对肾损害型。急性期血清sICAM-1值的变化与IgE和EOC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这三项均可作为本病发病的诊断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