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收藏
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     者:吴英丽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卢宪梅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医学] 

主      题:围产新生儿 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 了解我院出生新生儿围产情况及新生儿期患病、转归情况,并与全国新生儿资料比较,为进一步进行新生儿二级/三级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新生儿出生及生存质量。 1、了解出生新生儿的性别比例,胎龄和体重分布,如巨大儿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VLBW/ELBW发生率、LGA/SGA发生率等;2、了解出生新生儿围产期概况,如早产原因、早产母亲产前激素使用情况、母孕期患病情况、孕产情况、分娩方式、多胎情况、受孕方式等;3、了解出生新生儿患病情况,如患病率及治疗转归等;4、了解出生新生儿在新生儿期的死亡情况、死亡率,包括死亡高危因素等。方法 调查2010年5月1日0时-2011年12月31日24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统计其家庭情况、围产期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处理、新生儿转归和去向、生后28天预后、最后诊断等资料,填写《出生新生儿调查登记表》,由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定期录入《中国新生儿协作网-出生新生儿数据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新生儿围产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1、出生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为113:100,同目前我国普查结果(114:100)基本吻合,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巨大儿发生率为6.86%,高于同期全国资料的4.92%;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5.73%,明显高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资料显示的3.95%, 高于北京妇产医院报道的3.5%;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7.75%,明显高于足月儿的2.42%;3、早产母亲中,年龄25岁及超过35岁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足月分娩的母亲;4、自然受孕分娩的新生儿中,足月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产儿;而辅助受孕分娩的新生儿中,早产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5、母孕期发病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依次为胎膜早破、妊高症、羊水过少;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新生儿中,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期病死率显著高于≥34周的早产儿;近足月儿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34周者;34周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4周者,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改善。胎膜早破组与无胎膜早破组,在剖宫产率、胎内功能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我院妊高症发生率为5.9%,妊高症母亲所娩的新生儿,早产、窒息、SGA、NRDS、湿肺、肺出血、HIE等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等均明显高于无妊高症母亲的新生儿;6、我院分娩剖宫产率为56.23%,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报道的40%,高于发达国家的5%-20%;7、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4.42%,脐带异常是宫内窘迫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占45.29%。 (二)新生儿患病及转归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1、住院新生儿发病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依次为早产(34.8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6.20%)、新生儿肺炎(12.22%),其中早产儿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所有新生儿中发病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依次为早产(14.0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47%)、新生儿肺炎(10.34%);3、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4.30%,男性,胎盘功能不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产钳/胎吸等阴道助产、剖宫产等,均为窒息发生的高危因素,窒息患儿的死亡率及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几率均高于无窒息的新生儿;4、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4.06%,高于同期全国资料的9.00%,对早产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前三位为妊高症、双胎/多胎、胎膜早破;5、新生儿死亡率为0.94%,其中早产儿占80.95%,胎龄34周的占73.81%,出生体重2500g的占83.33%,早产儿死亡率为5.39%;死亡新生儿以早期新生儿为主,占73.81%;出生体重和胎龄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呈负相关。 结论 (一)新生儿围产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1、加强孕期保健和宣教指导,合理、科学的补充孕期营养,适当体力活动,防止孕母体重过度增长,及早发现妊娠糖尿病、巨大儿,早期干预,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2、对于足月胎膜早破,应及早停止妊娠,必要时行剖宫产,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检查胎儿肺成熟度,如不够成熟应积极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孕龄,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改善母儿预后;3、严格剖宫产指征,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认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利弊,规律产前检查,及时防治妊高症等孕期并发症,尽早应对产程异常、难产,提高产科质量,减少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在没有明确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以及产妇、家属更应慎重决定剖宫产分娩,尤其是第一胎剖宫产分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