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收藏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     者:梁歌宏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祁伟

授予年度:2008年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主      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生物被膜 银染法 药敏实验 抗生素 生物被膜抑制浓度 

摘      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感染与耐药现状,探讨银染法对鉴定SMA生物被膜形成的应用价值;观察并了解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8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其生物被膜单独和联合作用后的效果,为临床上更合理的治疗SMA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改良平板法在硅胶膜片——水解酪蛋白肉汤(Mueller-Hintonbroth,MHB)系统中构建SMA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并以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进行鉴定。分析临床分离的51株SMA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通过微量接种针装置建立SMA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测定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红霉素、磺胺甲嗯唑、庆大霉素对产生物被膜SMA的细菌生物被膜抑制浓度(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BIC),并与相应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比较。应用联合药敏实验测定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对5株SMA成熟生物被膜的联合作用,同时行扫描电镜观察抗菌药物作用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银染法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能在硅胶膜片上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51株SMA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左氧氟沙星12.70%、氧氟沙星25.70%、环丙沙星37.50%、头孢哌酮/舒巴坦43.90%、哌拉西林44.60%、头孢吡肟45.10%、头孢哌酮49.00%、头孢他啶60.30%、庆大霉素81.80%、头孢曲松87.90%、阿米卡星90.60%、头孢噻肟95%;其中,对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的有4株,对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临床菌共47株,占总数的92.16%(47/51)。42株SMA利用微量接种针成功建立成熟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形成BBF后8种抗菌药物的BIC分别为:左氧氟沙星4μg/ml、环丙沙星8μg/ml、头孢他啶128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128μg/ml、哌拉西林256μg/ml、红霉素128μg/ml、磺胺甲嗯唑304μg/ml、庆大霉素256μg/ml。联合药敏实验和扫描电镜下显示,左氧氟沙星单独或联合红霉素均能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结构。 结论:本地区分离的SMA具有耐药谱广、耐药率高特点: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SMA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银染法操作简单,可用于SMA生物被膜的初步鉴定。与浮游态细菌相比,形成生物被膜后SMA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增加;联合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可破坏SMA-BBF完整结构,细菌数量减少,有助于增强杀菌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