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收藏

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Therapeutic effect on post-stroke spastic paralysis of upper extremity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kinematic-acupuncture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作     者:黄馨云 夏秋芳 朱慧雯 姜淑云 俞艳 朱润佳 陈晓桐 李璟 HUANG Xin-yun;XIA Qiu-fang;ZHU Hui-wen;JIANG Shu-yun;YU Yan;ZHU Run-jia;CHEN Xiao-tong;LI Jing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200437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中医康复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国针灸》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473-4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2018-2020)-FWTX-4008。 

主  题: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运动针法 针刺疗法 上肢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摘      要:目的:比较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急性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在常规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运动针法,对照组行常规针刺,两组均穴取百会、大椎,患侧T1~T8夹脊穴、天宗、肩贞、肩髃、曲垣等,均每日治疗1次,14d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7、14 d后,比较两组上肢简化Fugl-Meyer(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7、14 d后,两组FMA-U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14 d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处MAS评级均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肘关节、掌指关节MAS评级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4 d后观察组肘关节、掌指关节MAS评级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7、14 d后MBI评分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14 d后MBI评分升高(P0.01)。结论:对于非急性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肘关节及掌指关节的肌张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且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