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以黄河口凹... 收藏

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以黄河口凹陷渤中34地区明下段为例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Models of Sheet Sand in Shallow Lacustrine Fluvial-dominated Delta Front: A case study from lower member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in BZ34 area, Huanghekou Sag

作     者:秦润森 岳红林 周凤军 吴穹螈 雷源 QIN RunSen;YUE HongLin;ZHOU FengJun;WU QiongYuan;LEI Yuan

作者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 

出 版 物:《沉积学报》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429-43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1) 

主  题:三角洲前缘 席状砂体 沉积模式 明化镇组 黄河口凹陷 

摘      要:黄河口凹陷渤中34地区明化镇组下段下部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席状砂较发育。为进一步认识前缘席状砂体的发育规律,通过岩芯、钻井、生产动态、黏土矿物等分析对席状砂体沉积特征、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进行综合研究。席状砂主要表现为薄层或薄互层特征,根据发育位置可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边部及河道末端席状砂两种类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基准面短期旋回为时间区间,将席状砂体的沉积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湖水上升初期的河道弱席状化模式、湖水上升期至最大湖平面时期河道末端面状流增长模式以及最大湖平面时期席状化改造模式。随着基准面的下降,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类型亦从席状砂体向水下分流河道演化。暖湿气候、一定的水体规模及地形坡度条件是前缘席状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快明下段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