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DCR范式下教学系统质量的评测指标体系构建 收藏

DCR范式下教学系统质量的评测指标体系构建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 under DCR Paradigm

作     者:何文涛 周跃良 李鸣华 朱玲林 李菲茗 HE Wentao;ZHOU Yueliang;LI Minghua;ZHU Linglin;LI Feiming

作者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浙江金华321004 

出 版 物:《电化教育研究》 (E-education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41卷第3期

页      面:48-5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基  金: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智慧学习环境下基于知识建模图的学习资源整合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9NDQN374YB) 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课题“智慧教室中智能技术产品功能的教学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KYZ04Y19282) 

主  题:DCR IIS图 教学系统 一致性 适应性 参与度 

摘      要:基于DBR创生的情境性知识进行教学评测,多依赖从教者或专家的个人经验与个人智慧,主观性较强。为克服这一不足,研究基于DCR下的教学系统概念模型及IIS图分析法,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教学系统的质量评测应从教学系统的一致性、适应性和学生参与度三维度考虑,并以此为思考框架,构建出评测教学系统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与任务类型的一致性、被激活的IIS子图与任务的知识组块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层级多元性、媒体多元性、目标知识点的活动多元性、学生言语参与度、学生知识参与度、知识点总激活量、目标知识点总激活量等九大指标。这些指标值多通过教学系统中信息处理主体输出的信息流推算得来,难以干预,客观性较强。通过这些指标数据能客观、清楚地说明课堂教学的整体交互水平如何、教学手段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教学系统能否应对突发教学问题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何等反映教学系统质量的基本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