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并发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Early diagnosis of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in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作者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广州510080
出 版 物:《眼科研究》 (Chinese Ophthalmic Research)
年 卷 期:2010年第28卷第5期
页 面:441-44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主 题: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青光眼
摘 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以屈光回退或眩光为主诉复诊的高度近视行LASIK术后患者13例25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屈光回退现象均发生在术后2a,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0.1岁,均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Goldman眼压、眼轴、视野及OCT检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全国青光眼学组建议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12例23眼中,术后平均回退屈光度为(-1.57±0.36)D,裸眼视力0.42±0.14;1例患者双眼眩光加重,瞳孔散大,直径为4.5~5.0mm,夜间瞳孔直径为5.8~6.1mm;6例12眼术后校正眼压为21~26mmHg,合并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薄及相应的青光眼典型视野改变;7例13眼屈光回退者中OCT检查RNFL变薄者3例5眼,用眼过度致视疲劳者4例8眼。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2a后出现视力下降及眩光现象,且单纯以屈光回退及光学区过小无法解释者,要考虑到并发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