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天然蒙脱石防治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天然蒙脱石防治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vention of enteral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scalded rats by smectite powder

作     者:苏海涛 李宜姝 陆树良 孙曼 青春 李宗瑜 邵铁滨 黄丽滨 曲滨 杨心波 张秀英 

作者机构: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科15004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烧伤科 

出 版 物:《中华烧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年 卷 期:2005年第21卷第2期

页      面:89-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哈尔滨市科学技术攻关资助项目(2002AA9CS151-25) 

主  题:肠道细菌移位 蒙脱石 烧伤后 天然 实验研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肠系膜淋巴结 正常对照组 基底膜细胞 血液细菌培养 集落形成单位 核分裂相 治疗组 JM109 肠黏膜屏障 防治作用 SD大鼠 Ⅲ度烫伤 TBSA 酶切鉴定 

摘      要:目的 探讨天然蒙脱石对烧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防治作用。 方法 SD大鼠5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烧伤对照组与烧伤治疗组各24只。后两组大鼠预先喂服转染了质粒pUC19的示踪菌JM109,证实质粒已定植于其肠道后,制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模型。烧伤治疗组大鼠伤后立即喂服天然蒙脱石0. 6g d-1 kg-1,烧伤对照组大鼠不喂服药物。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以及烧伤对照组、烧伤治疗组大鼠伤后12h和1、3、5d血液、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情况,并行酶切鉴定;检测大鼠肠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病理学方法观察整段小肠的损伤情况,测量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并计算基底膜细胞核分裂相。 结果 血液细菌培养:伤后1、5d,烧伤对照组阳性鼠数多于正常对照组,烧伤治疗组阳性鼠数少于烧伤对照组(P0 05).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定量:烧伤治疗组伤后1、5d为(38±16)、(68±20)集落形成单位(CFU) /g;烧伤对照组伤后1、5d为( 228±67 )、( 183±29 )CFU/g,明显高于前者(P0. 01 ).MDA、SOD含量:烧伤治疗组与烧伤对照组伤后各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烧伤治疗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空肠绒毛高度及基底膜细胞核分裂相明显高于或多于烧伤对照组(P0. 05或0. 0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