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芩苷-金属配合物与血清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收藏

黄芩苷-金属配合物与血清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etween baicalin metal complexes and bovin serum album

作     者:郭明 谭贤 王莹 高小艳 伍周玲 张丽君 GUO Ming;TAN Xian;WANG Ying;GAO Xiao-yan;WU Zhou-ling;ZHANG Li-jun

作者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出 版 物:《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5年第50卷第5期

页      面:613-6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02[医学-药剂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1153)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0C33070) 

主  题:金属配合物 碳纳米管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电化学方法 

摘      要:制备新型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F-CNTs/GCE),建立F-CNTs/GCE分析黄芩苷-金属配合物(baicalin metal complexes,BMC)与血清蛋白(bovin serum album,BSA)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原理深入探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循环伏安法对BMC与BSA的相互作用性能进行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推断BSA与BMC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F-CNTs的存在能加速电子传递,F-CNTs/GCE对BMC/BMC-BSA体系表现出较优的响应信号;利用新方法检测BMC-BSA的相互作用,表明BMC-BSA生成了热力学稳定非共价化合物,BMC-BSA的平均结合位点数为1.7,BMC/BMC-BSA反应过程的电子转移数为2,利用该方法推断BMC与BSA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化学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本研究为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对探讨非共价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