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标记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种子细胞及在体磁共振示踪的研究
In vivo MR imaging tracking of supermagnetic iron-oxide nanoparticle-label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jected into intra-articular space of knee joints:experiment with rabbit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
出 版 物:《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 卷 期:2007年第87卷第45期
页 面:3213-32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079 30670527) 全军"十一五"医药卫生科研重点基金(06G079)
主 题:骨再生 骨髓细胞 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1.5T MRI活体示踪注入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关节腔内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PIO)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经体外采用SPIO和BrdU双重标记后,与壳聚糖支架复合,然后注射到兔膝股骨髁自体软骨缺损关节腔中,术后1d及4、8、12周应用MR对膝关节腔内注入的磁标记MSCs进行扫描示踪,并与组织切片普鲁士染色及免疫组化BrdU对照。结果体外标记的MSCs普鲁士染色和电镜检查显示细胞胞质内含致密铁颗粒,标记细胞可正常成软骨分化。复合物注射后MRI GRET2^* WI序列检查显示关节腔内磁标记MSCs产生颗粒状低信号改变至少12周,不同时相信号改变在空间上呈不一致性。MRI信号改变区域与组织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兔MSCs经SPIO标记后仍然具有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利用1.5TMRI活体示踪注入自体软骨缺损膝关节腔内的兔磁标记MSCs分布和迁移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