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绪朝札萨克图王旗招垦开办蒙荒中的移民问题及蒙汉关系
The immigration probl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golian and the Han in the Qing dynasty作者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版 物:《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36卷第6期
页 面:120-1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2[历史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以来东北移民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644-1945)”(17ZDA19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清代长白山地区移民与社会变迁探析(1860-1911)”(2019C117) 吉林师范大学学术性研究生创新科研计划项目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清代长白山地区移民与社会变迁”(研创新201902)阶段成果
摘 要:清代对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属地内实施封禁和蒙汉分治。随着清初顺治年间官方招募移民以及为谋求生计汉族的自发移入,汉族人口的数量不多增多,封禁政策受到冲击,蒙汉关系也发生变化。嘉庆五年(1800年)下旨可接地养民以资蒙古生计,将处理郭尔罗斯前旗蒙荒开垦的原则和办法,载入《大清会典事例》等文献中,并通告各蒙旗,宣告蒙地开始弛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又宣布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即彻底废弃原有对蒙封禁、禁垦蒙地的政策。光绪朝有组织地把大批汉民移入蒙旗,大量拍卖蒙荒,使得蒙地发生社会变革。自此蒙地封禁和蒙汉分治政策最终瓦解。汉族人口的迁入过程中出现了土地私垦,在光绪朝最终被迫招垦开办蒙荒,在札萨克图王旗夹杂着蒙、民矛盾与纠纷。但是随着蒙汉之间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客观上促进了蒙地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加强了多民族生活区域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