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多对比度磁共振成... 收藏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多对比度磁共振成像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platelet drugs and caroti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on multicontrast MRI

作     者:卢明明 彭鹏 崔园园 赵锡海 蔡剑鸣 Lu Mingming;Peng Peng;Cui Yuanyuan;Zhao Xihai;Cai Jianming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100853 武警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学影像科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年 卷 期:2019年第21卷第10期

页      面:1019-102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61100000516194) 

主  题: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颈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多对比度MRI技术探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测至少有一侧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症状性患者108例,其中存在颈动脉IPH患者(IPH患者)41例,无颈动脉IPH患者(无IPH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多对比度MR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IPH与患者临床特征。结果与无IPH患者比较,IPH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吸烟比例显著增高(70.7%vs 46.3%,68.3%vs 47.8%,P0.05),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显著降低(29.3%vs 52.2%,P0.05);IPH患者的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管壁面积、狭窄程度显著高于无IP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之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IPH显著相关(OR=2.80,95%CI:1.23~6.41;P=0.014)。进一步校正患者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和颈动脉狭窄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IPH之间仍有相关性(OR=3.33,95%CI:1.06~10.45;P=0.03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能与IPH的发生有关,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理、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