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收藏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Origins and changes of the images of “women picking mulberry leave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educational tradition

作     者:瞿萍 郑骥 QU Ping;ZHENG Ji

作者机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 版 物:《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51卷第5期

页      面:135-14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05[文学]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16ZDA175) 

主  题:采桑女 女教 文本 图像 秋胡戏妻 

摘      要:脱胎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采桑女形象,以汉代为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艺术风貌。作为这一形象的艺术原点,上古“采桑主题的文图叙事记录了先民生产、繁衍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是生殖崇拜和神巫祭祀等原始思维的产物。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起,通过“寓教于事和“女师规训两大示教方式,封建女教在不同时空的兴替变迁,尤其是这一传统自上而下的延伸渗透,深刻影响着采桑女形象的艺术变革进程。反之,从刘向标榜“女德楷模秋胡妻开始,无论秦罗敷这类由汉代官方文化着意塑造的贵族“好女,还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具有写实功能的“采桑题材画像砖,及至唐代变文讲唱、晚近戏曲表演等公共化形象艺术对“秋胡戏妻故事的层累演绎等,封建时代诉诸文本、图像甚至舞台等艺术载体的采桑女叙事,其实无不以主张和传播“德言容功“贞节大义等女教知识为首要主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