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灰霉病菌多态性及其致病力分化分析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Botrytis cinerea and its pathogenicity differentiation in Xinjiang作者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吐鲁番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吐鲁番835000
出 版 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10年第18卷第3期
页 面:548-55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2006541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200531101) 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07Y07)资助
主 题:灰霉菌 致病力分化 RAPD分析 DNA多态性 遗传分化 遗传距离
摘 要: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本研究将来自新疆3个主要生态区域的12个灰霉病菌菌株,经人工接种于7个寄主的离体叶片上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并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12个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12个灰霉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型,其中来自和田的黄瓜灰霉菌和伊犁特克斯的番茄灰霉菌致病力最强;阿克苏番茄灰霉菌的致病力最弱。根据在不同寄主上的致病反应,12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菌群。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65阈值下,12个灰霉菌株可分为4个菌群,说明供试灰霉菌株间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灰霉病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寄主、地理位置均无直接相关性,但灰霉菌株的遗传距离与菌株来源存在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