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丧钟·讣告·挽歌——珍妮弗·约翰斯顿和爱尔兰的“大房子”文学 收藏

丧钟·讣告·挽歌——珍妮弗·约翰斯顿和爱尔兰的“大房子”文学

作     者:丁振祺 

出 版 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Education College)

年 卷 期:1994年第14卷第1期

页      面:21-24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大房子 爱尔兰人 约翰斯顿 长篇小说 挽歌 《病玫瑰》 天主教徒 英国殖民主义 查尔斯 宗教信仰 

摘      要:“大房子是近两百多年来爱尔兰农民对英裔爱尔兰人庄园邸宅的俗称,今天仍这么叫。“大房子文学描绘英国殖民主义文化的衰落和传统观念的消亡。殖民者浑浑噩噩,运数殆尽,扬幡招魂。作品以艺术形象刻划他们濒于死亡时的绝望心理。 最初,“大房子仅仅作为一种题材,出现在作家的作品里。1800年,玛丽亚·埃奇沃思(MariaEdgeworth,1767—1849)发表《拉克伦特堡》,通过管家萨迪回忆拉克伦特家族三代人愚蠢和堕落的种种事迹。“拉克伦特的原文是Rackrent,意思是“几乎与产出相等的高额地租。书名就骇人听闻,地主的挥霍无度和对佃农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隔了近100年,萨默维尔(Edith Somerville,1858—1949)和罗斯(Martin Ross,1862—1915)合著的《真正的夏洛特》问世后,“大房子文学渐臻成熟,主题逐步突出。《真正的夏洛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