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管内取栓治疗颈内动脉夹层致串联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收藏

血管内取栓治疗颈内动脉夹层致串联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Effect analysis of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in treating tandem occlusion due to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作     者:李顺 温昌明 张帅 郭永涛 黄菲虹 陈晶晶 刘玉景 刘新峰 徐格林 Li Shun;Wen Changming;Zhang Shuai;Guo Yongtao;Huang Feihong;Chen Jingjing;Liu Yujing;Liu Xinfeng;Xu Gelin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 版 物:《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年 卷 期:2019年第16卷第7期

页      面:337-34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424) 

主  题:急性缺血性卒中 串联性闭塞 颈内动脉夹层 血管内取栓 症状性颅内出血 

摘      要: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导致的前循环大血管串联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4家高级卒中中心诊断为颈内动脉夹层合并前循环大血管串联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6例,其中东部战区总医院32例,南阳市中心医院24例,扬州大学附属医院18例,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诊断均符合颈动脉夹层标准。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非血管内取栓组(53例)和血管内取栓组(33例)。非血管内取栓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药物治疗,血管内取栓组采用Solitaire支架系统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史)等基线资料以及入院NIHSS评分、闭塞血管、住院期间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比例、颅内出血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卒中发生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史、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血管闭塞部位、静脉溶栓、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血管内取栓组患者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预后良好率均高于非血管内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15/33)比11.3%(6/53),69.7%(23/33)比45.3%(24/53);均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药物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串联性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血管内取栓治疗安全有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