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别林斯基的中国面孔——当代文论教科书的三个重要概念 收藏

别林斯基的中国面孔——当代文论教科书的三个重要概念

The Variation of ***’s Theory in China: Three important concepts in Chinese textbook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

作     者:代迅 陈谊 DAI Xun;CHEN Yi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版 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9年第4期

页      面:56-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12&ZD166) 

主  题:别林斯基 当代文论教科书 写本质 形象思维 人民性 俄苏文论 西方文论 

摘      要:别林斯基以其准马列的崇高地位和对俄国文论的杰出贡献,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产生和定型的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发挥了重要影响。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并未囿于别林斯基,而是根据当代中国学术语境,选择了别林斯基的若干理论概念并进行了大幅度改写,其中某些观点既不符合文艺创作现实,也有悖于别林斯基的本意。写本质论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国产的形象思维论实质就是想象但删除了想象中的创新性内涵。别林斯基围绕民族性轴心的人民性概念被我们转换为阶级性内涵。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中展示的别林斯基乃是其中国面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