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战国楚简特形字“■”和“■” 收藏

论战国楚简特形字“■”和“■”

The Analysis of Special Characters ■ and ■ on Chu(楚) Bamboo Slips in the Warring States

作     者:刘宝俊 LIU Bao-jun

作者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版 物:《语言研究》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3期

页      面:104-108页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202[历史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历史学] 060108[历史学-古代文字与铭刻]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中南民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出土战国特形心符字群与战国儒家思孟学派关系研究”(CSY18045) 

主  题:战国楚简  心性论 

摘      要:在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中,表示{欲}、{求}意义的字有时写作■、■。本文讨论■、■两个特形文字及其关联字的字形和字义。本文认为,心符的■是表示心态的欲字;楚简中用作{欲}的谷是表示口欲的欲字,■是表示行为的欲字。■是{求}的本字,表示心态的{求};逑是表示行为的{求}。■、■二字的新创,跟战国儒家思孟学派心性论在荆楚地域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反映了思孟学派向楚人内心世界的深入,体现了楚人和楚国文字创造者对人的心性状态深入的探索和深刻的认识。欲、■、■和求、■、逑的对应,表明战国楚人对内心与外物、意识与行为的刻意区分,也体现了楚人唯心是求的造字倾向。心符的■跟楚简中的其他特形心符字,以新创文字的形式,共同体现出战国楚人对内心世界的人心、人性、人情的重视和追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