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言语符号的功能 收藏

非言语符号的功能

作     者:祁丹凤 

出 版 物:《父母必读》 (Parenting Science)

年 卷 期:1996年第2期

页      面:16-17,9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言语符号 语言符号 家庭环境因素 非言语 父母 受教育者 家庭教育 教育传播学 教育方法 儿童 

摘      要:在教育传播中,传播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传播学家德伯惠斯特教授的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面的交谈中,语言的传播仅占35%,而非言语的传播则占65%。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往往重视并善于使用语言符号教育孩子,而对非言语符号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实,非言语符号的教育方法是极为丰富的。非言语符号是指语言符号以外的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知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概念的总称。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家庭中的非言语符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教育者施予受教育者的经验的或意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非言语符号;二是指家庭环境因素(包括音响、色彩、气味等)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非言语符号。家庭作为一个具有面对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