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宝坻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兼论燕山褶皱带与渤海湾盆地的构... 收藏

宝坻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兼论燕山褶皱带与渤海湾盆地的构造关系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the Baodi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shan Fold Belt and Bohai Bay Basin

作     者:张煜颖 何登发 单帅强 崔永谦 ZHANG YuYing;HE DengFa;SHAN ShuaiQiang;CUI YongQia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任丘062552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4期

页      面:1143-11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1-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405)联合资助 

主  题:冀中坳陷 武清凹陷 宝坻断层 燕山运动 构造演化 

摘      要:宝坻断层是渤海湾盆地西北缘的边界正断层,地处燕山褶皱带与渤海湾盆地耦合的关键部位。宝坻断层处在古亚洲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在中生代-新近纪的构造活动控制了武清凹陷的沉积和构造演化。宝坻断层整体走向近EW向,延伸长度约68km,最大位移达14. 2km,滑脱面深度约10~15km。横向上其主体断面及滑脱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分段性,通过3个垂向转折轴面可划分为4段。剖面上该断层大部分呈上陡下缓的犁式正断层特征,中段部分区域为坡坪式结构。宝坻断层整体位移在横向上的变化与其几何学上的分段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其现今多次转折的结构与其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古近系底面、东营组底面及新近纪底面位移-距离曲线特征表明,沙河街组沉积期,各个断层在相对独立发育后,因横向生长而逐渐发生硬连接,至东营组沉积期之前形成整体断面,其活动于新近纪逐渐减弱,所控断陷规模萎缩。中生代以来,武清凹陷-燕山褶皱带主要受三叠纪、早中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和新近纪-第四纪6个构造演化阶段的影响,其中,三叠纪-侏罗纪末期,武清凹陷与燕山褶皱带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而自白垩纪以来,两者的构造-沉积响应出现了明显的分异。因此对宝坻断层及武清凹陷的构造解析对厘定燕山构造带陆内变形的时空范围及其与渤海湾盆地的耦合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