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东莞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PM_(2.5)影响的观测研究 收藏

东莞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PM_(2.5)影响的观测研究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on PM_(2.5) Concentration Over Dongguan Region

作     者:吴蒙 吴兑 范绍佳 廖志恒 樊琦 WU Meng;WU Dui;FAN Shaojia;LIAO Zhiheng;FAN Qi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年 卷 期:2015年第54卷第4期

页      面:158-163,1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5017 41475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40340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YHY201306042)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lgjc0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0171110028) 

主  题:大气边界层 PM2.5 观测 东莞地区 

摘      要:利用2013年12月在东莞地区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逐时PM2.5质量浓度资料,研究了东莞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在大陆冷高压控制下,东莞地区的边界层结构演化非常典型,而东莞地区冬季PM2.5污染事件通常由冷气团南下的天气形势引起。在PM2.5污染过程中,日平均边界层高度往往不足600 m,较低的大气边界层高度使得PM2.5持续累积,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约为100 m使得夜间出现PM2.5质量浓度峰值。东莞地区的垂直风场存在显著的三层结构,较小的底层风速有利于PM2.5聚集在边界层内难以扩散,而高度较低的小风中层使得PM2.5污染物进一步被压缩在大气底层,加剧了地表的PM2.5污染程度。在冬季大陆冷高压控制下,在PM2.5污染过程中,东莞逆温结构多发,低空逆温层底约在700m,而且厚度和强度都较大,夜间常见贴地逆温,且厚度约为100 m,持续稳定存在的较低的逆温层导致的稳定层结是造成PM2.5污染的重要原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