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收藏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the protein A-b ased immunoadsorption

作     者:季大玺 龚德华 任冰 徐斌 刘芸 张一丹 谢红浪 陶静 胡伟新 刘志红 黎磊石 JI Daxi, GONG Dehua, REN Bing, XU Bing, LIU Yun, ZHANG Yidan, XI E Honglang, TAO Jing, HU Weixing, LIU Zhihong, LI Leishi Reseach Institute of Nephrology, Jinling Hospital, Nan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anjing 210002

作者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02 

出 版 物:《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年 卷 期:2004年第13卷第5期

页      面:408-4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全军首批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No :2 0 0 2 18) 

主  题:免疫吸附 临床应用 肾脏病 治疗 

摘      要:目的 :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 36例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7例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 5例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 10例 ,二次移植 1例 ,脂蛋白肾病 7例 ,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格林 巴利综合征及药物中毒各 1例 ) ,应用基因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 2 0 4例次 ,平均每例治疗 5 .6 7例次 ,血浆吸附总量 (6 14 2 3± 112 0 9)L。 结果 :蛋白A免疫吸附柱吸附治疗单次过柱IgG结合率为 (95 1± 4 0 ) % ,IgM为 (38 8± 10 3) % ,IgA为 (2 5 2± 13 7) % ,C3 为 (14 1± 9 4 ) % ,C4(12 1± 0 71) %。患者每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IgG、IgA、IgM及补体分别下降为 (6 3 1± 16 5 ) %、(2 5 2± 13 7) %、(30 8± 10 3) %及C3 (14 1± 9 4 ) % ,C4(12 1± 10 7) %。 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SLE)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 ,ANA及ds DNA转阴率 5 0 % ;5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疾病 ,治疗后 3例血清抗 GBM抗体转阴 ,4个月后仍阴性 ,1例较治疗前下降 6 2 8% ,第二个疗程转阴性 ;4例治疗前已行血液透析 ,其中 1例摆脱血液透析 ,1例肾功能稳定 ;10例肾移植术后急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