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
出 版 物:《辞书研究》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年 卷 期:1981年第2期
页 面:31-42页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词义引申 引申规律 书面汉语 引申系列 古汉语 说文解字注 引申义 词义学 多义词 本义
摘 要:词义是词的内容。它总是依托于词形(口头形式——音,书面形式——字)不断运动着的。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引申。传统训诂学很早就注意了引申的问题。《大戴礼记》载虞史伯夷之言:“明,孟也;幽,幼也。这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最早的训诂。它告诉我们,明暗之义与长幼之义相通,实际上是在讲引申。汉代的注释书中谈引申义的材料极多,南唐徐谐首次把引申提为词义学的课题,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对引申义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近代小学家章太炎又从词义理论上发展了前人之说。近代学者黄季刚先生在给训诂下定义时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