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像“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机制探讨 收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像“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机制探讨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NERVE STIMULATION SIGN IN LOWER EXTREMITIES BY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作     者:贾和平 张大伟 周文生 金瑞林 JIA He-Ping;ZHANG Da-Wei;ZHOU Wen-Sheng;JIN Rui-Lin

作者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疼痛科 66150部队卫生队 解放军第251医院妇产科 

出 版 物:《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年 卷 期:2013年第19卷第3期

页      面:152-15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像图 下肢 神经刺激 机制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红外热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的发生机制,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我院疼痛科LDH患者分为2组。第1组为LDH不伴主诉患侧下肢发凉者(n=46),第2组为LDH伴主诉患侧下肢发凉者(n=20)。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VAS并行下肢ITI检查,研究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的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前下肢VAS分别为6.58±0.97、6.45±1.05,治疗后VAS分别降至1.33±0.64,1.30±0.73;两组患者治疗前ITI均出现下肢神经刺激征象;下肢疼痛程度越重,下肢神经刺激征象越明显。第1组和第2组中11例患者经治疗疼痛缓解后其ITI未再表现为此征像,第2组有9例患者于治疗后ITI仍存在下肢神经刺激征像,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前内侧或后侧低温区。结论:LDH患者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发生机制并非通常认为的腰、骶神经根中交感纤维和/或窦椎神经受刺激所致,而主要是由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脊髓反射,进而引起患者下肢的交感缩血管反应;椎旁交感干和/或两侧交通支受刺激引起下肢缩血管反应是LDH患者ITI表现为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次要机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