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的多中心回顾调查分析 收藏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的多中心回顾调查分析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premature infants in 10 hospitals in China

作     者:容志惠 常立文 傅万海 张喆 封志纯 柳国胜 吴本清 周晓光 卢光进 高平明 肖昕 Collaborative Study Group

作者机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查协作组 

出 版 物:《中华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年 卷 期:2011年第49卷第9期

页      面:655-66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 早产 婴儿 新生 疾病 高危因素 

摘      要:目的了解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早期预防BPD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0家NICU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胎龄〈37周且存活≥28d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后28d是否用氧(〉21%)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28d未用氧为非BPD组;生后持续用氧≥28d为BPD组。计算各个胎龄BPD发病率;从数字表中随机选取360例非BPD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对两组患儿生后10d内的总液体量、热卡摄人以及体重下降的百分比进行了组间比较。同时根据卅生时胎龄在生后不同日龄进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即如胎龄〈32周,在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进行评估;如胎龄≥32周,在生后56d或出院时评估:①轻度:未用氧;②中度:FiO2〈30%;③重度:FiO2≥30%或需机械通气。比较轻度BPD和中重度BPD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计量或计数资料描述,计量资料采取非参数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引入法找出BPD发病及其病情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0家医院胎龄〈37周早产儿共12351例,其中符合BPD诊断的156例,BPD发生率为1.26%。其中GA≤28、28~、30~、32~、34~、〈37周BPD发生率分别为19.3%、13.11%、5.62%、0.95%和0.09%,BPD发生率随胎龄增加明显降低。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低于1.5kg、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贫血、肺透明膜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械通气、呼吸机持续时间≥7d及PaO2/FiO2〈300这8个因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高危因素。BPD组与非BPD组患儿生后5d内液体量摄入组问比较无差异,而BPD组患儿生后10d内热卡摄入以及生后前3d内体重下降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156例BPD中,20份因资料丢失过多剔除,剩余136例病例中轻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1例,中重度65例。住院天数、用氧时间及氧浓度大于0.3持续时间、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羊水污染、生后是否使用CPAP、呼吸机持续时间≥7d、生后第一次血气CO2共9个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机持续时间≥7d这三个因素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高危因素。结论国内10家医院早产儿BPD发生率为1.26%,发病率随胎龄增加而明显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动脉导管未闭、贫血、肺透明膜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械通气、PaO2/FiO2〈300等是其高危因素,BPD组生后10d内热卡摄人明显低于非BPD组。预防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减少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可降低BPD严重程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