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引入摩擦的周向短弹簧汽车双质量飞轮分析模型及扭振固有特性 收藏

引入摩擦的周向短弹簧汽车双质量飞轮分析模型及扭振固有特性

Analysis Model and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rsional Vibration of the Dual Mass Flywheel-circumferential Short Spring Introduced Friction

作     者:宋立权 赵孝峰 何泽海 罗书明 田宏艳 樊照钟 

作者机构: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0 

出 版 物:《机械工程学报》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09年第45卷第11期

页      面:99-1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304[工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工学] 080204[工学-车辆工程]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重庆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汽车发动机双质量飞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CSPC2008AB6085) 重庆大学"21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S-09107)资助项目 

主  题:双质量飞轮 扭振减振器 机械振动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 

摘      要:首次将摩擦引入周向短弹簧汽车双质量飞轮的转矩和转角关系的分析计算,获得了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的转矩特性曲线的力学模型。由所建立的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传动系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将利用摩擦实现增大转矩和过载保护的理念引入双质量飞轮的设计,为高性能双质量飞轮的产品的开发提供设计思路,揭示引入摩擦的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优良减振的内在本质。得到考虑摩擦特性的分析模型更具真实性和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减振性能的结论,以及使共振转速完全被隔离在发动机的工作转速之外,可通过调整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刚度k1和初级飞轮转动惯量J1及次级飞轮转动惯量J2而实现,增加J1而减小J2对避免共振的产生是有利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