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骨移植材料大鼠体内植入的组织学观察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REE KINDS OF BONE GRAFTS IN VIVO作者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昆明65003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650032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
出 版 物:《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年 卷 期:2009年第23卷第5期
页 面:542-5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08[工学] 080501[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502[工学-材料学] 10[医学]
基 金:全军科技攻关项目(08G035) 云南省2007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07C251)~~
摘 要:目的比较3种骨移植材料在大鼠体内降解吸收及诱导周围组织反应的情况,为临床骨缺损修复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29~358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只,于大腿中部切开长约2cm切口,造成股部肌袋,埋植不同实验材料。A组左侧植入人工骨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S)颗粒(A1组),右侧植入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rtrix,DBM)材料(A2组);B组左侧植入异种DBM(B1组),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B2组)。术后2、4、6周,A、B组各处死6只动物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并行组织学评分。结果大体观察:A1组CS颗粒随时间延长逐渐降解吸收;A2组和B1组DBM未见明显吸收,肌肉有纤维化改变,炎性反应均较重;B2组仅见术区组织瘢痕改变。组织学观察:A1组未见明显炎性反应,CS颗粒随时间延长逐步降解吸收,于术后6周完全降解吸收,后期周围组织纤维化表达增加;A2组和B1组炎性反应随时间延长而减轻,DBM降解吸收不明显,可诱导异位肉芽组织并继发纤维化改变,未见明显免疫反应并可观察到异位诱导成骨现象;B2组轻微炎性反应随时间延长而消退,后期有胶原纤维密度增加和血管化发生。A2、B1组与A1、B2组炎性浸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组纤维化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与B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降解吸收快,生物相容性好,在急性骨折伴缺损和无需承重部位的骨移植中是最佳骨修复填充材料。同种异体和异种DBM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吸收缓慢,适合于下肢承重部位骨缺损和骨不连的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