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收藏

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onophthora litchii

作     者:蔡学清 林娜 陈炜 胡方平 Cai Xueqing;Lin Na;Chen Wei;Hu Fangping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出 版 物:《热带作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年 卷 期:2009年第30卷第9期

页      面:1226-12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1463) 福建省教委项目(No.JA07058) 

主  题:荔枝 霜疫霉 生物学特性 超微形态 

摘      要:通过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及病菌侵染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菌的孢囊梗属于多级有限生长,其孢子囊萌发后形成多种真菌形态,如游动孢子、芽管、孢囊梗及次生孢子囊;芽孔位于孢子囊一端、两端或四周,在1个芽孔处可萌发1根、2根或多根芽管,位于基部的芽孔萌发能力较强。该菌培养35d后可产生厚垣孢子,培养45d可产生大量的卵孢子,菌龄为10d时产生孢子囊的萌发率最高。温度为16~24℃时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在26℃以上萌发形成芽管。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高,在燕麦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生长的最适pH值为6~8。超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通过孢子囊及游动孢子从荔枝果皮的嵴点裂缝处与皮孔处侵入,并在果皮内扩展,直到荔枝的内果皮。试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