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模式的对比分析 收藏

两种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模式的对比分析

作     者:刘恒 崔欣华 姜海涛 陈晶 盛红 

作者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02 

出 版 物:《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2年第32卷第12期

页      面:1772-177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连云港市卫生局课题项目(07014) 

主  题:视网膜病变 筛查模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 早产儿 发病率 

摘      要:目的 :探讨适合中小城市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筛查模式。方法 :对2005年4月~2009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340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患儿进行登记记录。按筛查工作模式的不同分为以眼科为中心的筛查模式组(Ⅰ组,n=101)和以新生儿重症监护为中心的筛查模式组(Ⅱ组,n=239)。对比两组间ROP的筛查完成率差异。结果:Ⅰ组、Ⅱ组的筛查率分别为95.05%(96/101)、92.89%(222/239)(χ2=0.549,P=0.459)。Ⅰ组、Ⅱ组的筛查完成率分别为24.75%(25/101)、73.64%(176/239)(χ2=83.0,P=0.000)。符合筛查标准并完成ROP筛查的201例患儿中,39例患有ROP,发病率为19.4%。结论:这种以NICU为中心的ROP筛查模式适合在中小城市推广,ROP防治指南出台后,连云港地区ROP发病率为1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