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模式边界层探空效果评估 收藏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模式边界层探空效果评估

Assessed Sounding Effect in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in East China in Winter

作     者:李耀孙 石春娥 杨军 邓学良 杨元建 吴照宪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出 版 物:《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12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1690-17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5010)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10M16)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07FY110700)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2)共同资助 

主  题:中尺度气象模式MM5 边界层 模式探空 效果评估 

摘      要:应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2006年和2007年12月东部地区进行逐日模拟,并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12h一次的逐日探空资料对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检验,计算地面和边界层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要素的多种常用统计参数;并分别评估雾发生前和发生时边界层探空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MM5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和湿度均较理想,但风速误差较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观测与模拟的偏差概率分布均呈近正态分布,峰值中心分别为-1.52℃、4.59%和1.92m·s-1,白天模拟效果优于夜间。(2)以南京、安庆两站为例,模拟的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边界层内探空基本可靠,但20:00的效果比08:00好;模拟效果均随高度上升而变好;且南京站边界层内温度、湿度的模拟效果优于安庆站,但安庆站风的模拟效果优于南京站。(3)以南京站为例,雾发生前和发生时温度、湿度模拟效果较平均情况差,风速模拟较其他模拟时段无明显变化。(4)南京、安庆冬季近地层逆温发生频率都比较高,常见多层逆温,MM5模式能再现近地层逆温,但有高估的倾向,且对边界层中上部逆温模拟效果不佳。此外,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模拟方案中地面负的温度偏差不是由近地层高垂直分辨率所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