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CT反应与病理改变的对照研究 收藏

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CT反应与病理改变的对照研究

CT manifest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 in pigs:a pilot study

作     者:朱晓霞 陈龙华 吴德华 ZHU Xiao-xia;CHEN Long-hua;WU De-hua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广东广州510515 

出 版 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7年第27卷第8期

页      面:1231-12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主  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放射性肝损伤 

摘      要:目的建立正常肝脏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了解放射性肝损伤多相CT反应类型与病理分期的对应关系。方法家猪A、B、C分别在肝脏的右叶、右叶、左叶取75cm3的范围给予立体定向单次剂量照射,单次剂量分别为40、40和30Gy。在照射后第42、56、133、168天行肝脏平扫、动态增强CT扫描,测量照射区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背景密度,确定放射性肝损伤的CT反应类型。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照射区肝组织,行电镜结构研究。选取与CT兴趣区相同的组织位点,行照射区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模型A、B、C分别在照射后第133、56、168天出现CT密度改变,动态增强CT扫描呈现三种反应类型:(1)平扫、动脉相、门静脉相及延迟相CT均呈低密度改变,此型的病理基础为放射性肝炎。(2)平扫等密度,动脉相高密度,门静脉相等密度,延迟相高密度,此型的病理基础为放射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并少量纤维化期的肝小叶存在。(3)平扫等密度,动脉相高密度,门静脉相低密度,延迟相高密度,对应的病理改变也为放射性肝硬化,以汇管区纤维化为主,残存较多结构完整的肝小叶,电镜观察照射区的肝细胞呈脂肪变性。结论不同的CT反应类型对应放射性肝损伤的不同病理分期,对之进行观察总结,可指导临床对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作出正确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可鉴别放射性肝损伤和肿瘤复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