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Ti-5A1-5Mo-5V-3Cr-1Zr近β钛合金在不同α... 收藏

Ti-5A1-5Mo-5V-3Cr-1Zr近β钛合金在不同α/β界面取向条件下的针状α亚结构形成与破碎行为

Sub-structure Form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Acicular α Phase at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α/β Interface in Ti-5A1-5Mo-5V-3Cr-1Zr near β Titanium Alloy

作     者:李少君 吕亚平 张晓泳 周科朝 Li Shaojun;Lv Yaping;Zhang Xiaoyong;Zhou Kechao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出 版 物:《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8年第47卷第11期

页      面:3353-33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502[工学-材料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2015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主  题:Ti-5A1-5Mo-5V-3Cr-1Zr近β钛合金 针状α α/β界面取向 亚结构 破碎 

摘      要:对初始针状α组织的Ti-5A1-5Mo-5V-3Cr-1Zr (Ti-55531)近β钛合金在750~775℃、10-3~10-1 s^(-1)下热压缩,研究针状α的微观破碎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针状α经历了旋转位移、部分破碎、完全破碎成等轴形貌的演变阶段。在针状α破碎过程中,当相邻α和β之间符合Burgers取向关系时,β基体内位错通过α/β界面滑移传递切入α内,形成高密度位错,并演化成亚晶结构。当不符合Burgers取向关系时,β基体位错容易在一些取向差异较大的α/β界面塞积、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导致在对应针状α内形成局部剪切带相关的亚结构。随后,β基体沿亚结构界面契入针状α内,最终导致针状α相分离破碎。提高温度会加剧β基体动态回复,位错密度大幅下降,不利于在针状α内形成亚结构;提高变形速率使得变形时间大幅缩短,针状α内形成高密度位错、进而转变成亚结构等微观过程无法充分进行,因此均会降低针状α的破碎程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