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收藏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Ester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Type andContent of Octadecatrienoic Acid in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Seed Oil

作     者:孙潇辉 李茜 吕萍 李卫文 丁昱 丁之恩 董玲 

作者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30036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出 版 物:《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647-650,46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83202[工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12C0312) 

主  题:瓜蒌籽油 特性 甲酯化方法 十八碳三烯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摘      要: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