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离子电渗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疗效观... 收藏

离子电渗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疗效观察

Transepithelial iontophoresis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for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one year results

作     者:林志荣 吴护平 罗顺荣 刘昭升 董诺 商旭敏 李学治 Lin Zhirong;Wu Huping;Luo Shunrong;Liu Zhaosheng;Dong Nuo;Shang Xumin;Li Xuezhi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361001 

出 版 物:《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5年第51卷第9期

页      面:677-6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厦门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3S0226)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220134039)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2-CXB-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0657) 

主  题:圆锥角膜 胶原 交联试剂 离子透入法 核黄素 上皮 角膜 

摘      要:目的 探讨离子电渗技术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i-CXL)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2013年5至12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且符合最薄角膜厚度(含上皮)为380~ 420 μm的患者,予住院治疗并进行i-CXL术.在术前和术后1周内,术后1、3、6及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疼痛及异物感评分、裂隙灯检查、裸眼与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前节O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接受i-CXL术后1d时存在中度疼痛和异物感,在术后3d时基本消失.术后早期存在少量角膜上皮缺损,术后3d内完全修复.部分患者裸眼视力提高,部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后3至12个月的角膜最大曲率及最小曲率均低于术前,其中术后第12个月Kmax值为(52.94±4.87),术前为(54.37±5.56),术后第12个月最小曲率Kmin值为(46.78±3.71),术前为(48.53±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max,t=2.912,P0.01;Kmin,t=2.508,P0.05).术后1个月内,前节OCT可见浅层基质密度增高,前后基质间存在“分界线;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浅层基质内纤维增粗,纤维间连接增加,深度约133 μm.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5,P0.05).所有患者未见角膜感染、瘢痕、角膜溃疡、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结论 i-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最薄角膜厚度约400 μm者;其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