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虐型指导方式对研究生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资本和导师-学生交换关系的双重中介作用
作者机构: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出 版 物:《高教探索》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9期
页 面:92-9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不确定环境下高管环境扫描与认知变革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加工的视角"(716021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动态环境下‘双元双面’人力资源柔性能力的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71702131)的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协同学视阈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BDA140028)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学及其学科体系建构研究"(A2-2015Y0101-018)
主 题:辱虐型指导方式 建言行为 心理资本 导师-学生交换关系
摘 要:研究生建言行为能够促进科研团队的集体学习,服务于导师、团队和个体的发展,而导师指导方式对学生的组织公民行为和心理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了辱虐型指导方式对研究生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过程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436份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发现:辱虐型指导方式能够显著抑制研究生建言行为,使学生在面对导师和团队时保持沉默,并且这个影响是通过降低研究生心理资本和导师-学生交换关系的双重中介作用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培育学生心理资本和共建高质量交换关系来缓解辱虐指导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建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