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作用 收藏

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作用

Impact of Gallibacterium anatis on chicken oviduct epithelial cells

作     者:张秀平 卢彩景 陈陆 李永涛 刘红英 彭志锋 敬文宪 杨霞 王川庆 

作者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出 版 物:《中国兽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2期

页      面:228-233,239页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209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4IRTSTHN015) 

主  题:鸭源鸡杆菌 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 黏附和侵袭 细胞毒性 细胞因子 

摘      要:为研究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分别以细菌黏附、侵袭试验及借助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2株不同来源的鸭源鸡杆菌对输卵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特性。黏附计数表明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能高水平黏附输卵管上皮细胞,而菌株F149T对输卵管上皮细胞有较低的黏附。庆大霉素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株菌对输卵管上皮细胞均无可见侵袭力。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证明输卵管上皮细胞表面有细菌黏附,而内部未见有侵袭的细菌,但Yu-PDS-RZ-1-SLG株接种细胞90min后,细胞逐渐破碎脱落,而菌株F149T则未见明显细胞损伤。菌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的黏附率显著降低,表明细菌的表面蛋白参与黏附。ELISA法检测鸭源鸡杆菌感染输卵管上皮细胞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组的IL-6、TNF-α、IFN-γ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Yu-PDS-RZ-1-SLG感染的细胞所分泌的各细胞因子均高于F149T,提示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改变局部的微环境,促进细菌在输卵管细胞表面增殖,是造成输卵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