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脑干与脊髓内肿物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研究 收藏

脑干与脊髓内肿物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研究

A histopath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 on masses in the brainstem and the spinal cord

作     者:李柏 王忠诚 孙异临 曲宝清 

作者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年 卷 期:1997年第13卷第6期

页      面:347-3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脑干 脊髓 肿瘤 血管畸形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摘      要:目的:研究脑干与脊髓内肿物的类别、分布和组织病理与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取72例脑干与脊髓内肿物的活检材料,做半薄和超薄切片,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脑干肿瘤23例,脊髓内肿瘤15例,脑干血管畸形19例,脊髓内血管畸形4例,其中3例伴有肿瘤。脑干肿瘤中星形细胞瘤最多,室管膜瘤很少。脊髓内肿瘤中室管膜瘤最多,星形细胞瘤次之,9例脊髓内肿瘤,包括6例室管膜瘤,两极有空洞形成,洞壁淤血水肿。血管畸形中海绵状血管畸形最多,静脉性和毛细血管扩张型较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型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过渡和复合型。结论:星形细胞瘤在光镜下适于按WHO的新分级法分为四级。在电镜下需根据核异型的程度和数量及胞质内细胞器的增减来考虑恶性度。室管膜瘤、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血管外被细胞瘤在电镜下常有特异的微细结构作为确切的诊断依据。脊髓内肿瘤两极的空洞形成,考虑与肿瘤压迫,循环障碍,水肿液蓄积有关。3例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有肿瘤与空洞并存,其发生可能与肿瘤长期压迫、循环障碍、毛细血管持续扩张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