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琼东南盆地碟形侵入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及油气意义 收藏

琼东南盆地碟形侵入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及油气意义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significance of saucer-shaped intrusions in Qiongdongnan Basin

作     者:吴晓川 张功成 蒲仁海 

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北京100027 

出 版 物:《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年 卷 期:2018年第53卷第3期

页      面:528-5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390451)联合资助 

主  题:碟形侵入体 波阻抗 冷凝边 圈闭 琼东南盆地 

摘      要:碟形侵入体的类型可分为砂岩侵入型和岩浆侵入型,二者在地震剖面上呈现相似的反射特征。琼东南盆地异常反射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碟形强振幅反射,其下方源自盆地结晶基底的杂乱柱状反射被视为岩浆上侵的通道,同时碟形侵入体上部地层发生褶皱并形成超覆不整合。褶皱宽度略大于侵入体两翼间的宽度,超覆不整合指示的最早侵入时间为10.5Ma。通过附近钻井的VSP资料和侵入体的反射强度计算出的波阻抗值达1.1×10~7kg·m^(-2)·s^(-1),远大于由钻井统计出的最大砂岩波阻抗值5.3×10~6kg·m^(-2)·s^(-1),而且碟形侵入体邻近地层亦不存在砂岩液化所需的深水超压及物质条件,因此认为异常反射体为火成碟形岩床。依据岩床两侧低渗透冷凝边破损的程度,将与碟形岩床有关的圈闭类型划分为遮挡型、盖层型、透镜型以及围岩次生型圈闭,是油气勘探中的潜在领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