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与产酶测定
作者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黑龙江畜牧兽医》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18年第13期
页 面:207-210,247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10[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 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资金项目(2013BB0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院士资金项目(2014BB024)
主 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 革兰氏碘液 羧甲基纤维素酶 滤纸酶 活性
摘 要:为了分离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试验收集堆肥和林场腐殖层土壤样品,经富集培养后接种于不同的鉴别培养基用于分离细菌、放线菌、真菌,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琼脂平板结合革兰氏碘液染色法,通过测定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值)初筛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测定滤纸酶(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性复筛出产纤维素酶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并测定其酶活性,最后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产酶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能力相对较强的细菌6株、放线菌9株、真菌2株;FPA和CMC活性测定显示,分离菌株的FPA活性在5.36-25.86 IU/m L之间,CMC活性在11.56-58.75 IU/m L之间,其中1株真菌的酶活性较高,FPA和CMC活性分别达到25.86 IU/m L、58.75 IU/m L,产酶能力高于在生产中应用的绿色木霉菌,这株真菌鉴定为黑曲霉,该菌可以作为潜在的开发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