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经外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锥体束磁共振扩... 收藏

经外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锥体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预后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pyramidal tract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d prognosis of hypertensive putaminal hemorrhage treated via transsylvian-transinsular and transcortical transtemporal approaches

作     者:顾应江 侯小林 杨东东 李定君 李成勋 曾林 Gu Yingjiang , Hou Xiaolin, Yang Dongdong, Li Dingjun, Li Chengxun, Zeng Lin

作者机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 版 物:《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年 卷 期:2018年第15卷第3期

页      面:129-133,13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弥散张量成像 脑出血 壳核出血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锥体束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摘      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经外侧裂岛叶(TS-TI)及颞叶皮质(TC-TT)手术入路的单侧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术后锥体束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比较,结合日常生活活动(ADL)质量标准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判断该两种手术入路优劣。方法连续性前瞻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首次发病的单侧高血压基底节区壳核出血患者,入院时血肿体积26~45 ml。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1例)患者采用TS-TI入路,B组(32例)患者采用TC-TT入路,术者为同一位医师。排除术后再出血者(A组4例,B组7例),实际纳入患者共52例,A组27例,B组25例。DTI检查为术后5~8 d,影像数据经PHILIPS Extended MR Workspace 2.***.3.4(EMW 2.***.3.4)软件进行后处理,重组双侧锥体束,分别观察锥体束损伤程度及其与血肿、手术入路关系;利用ADL质量标准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术后锥体束损伤分级行秩和检验,术区再出血例数、ADL质量标准评价行χ~2检验。结果 A组术后再出血率(12.9%,4/31)与B组(21.9%,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545)。术后A组锥体束损伤程度轻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0.00,P=0.004);术后两组ADL质量评价比较,A组术后预后良好率(81.5%,22/27)优于B组(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P=0.047)。结论利用DTI观察血肿病灶与锥体束的三维立体关系,可判断锥体束受损程度;TS-TI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在术后锥体束损伤及ADL质量方面优于TC-TT入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