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形态型和致病力分化
Phenotypes and Virulence Variability Among Grape Gray Mold Isolates from Grapes(Vitis vinifera) in China作者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 版 物:《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7年第25卷第11期
页 面:1740-175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572050)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No.CARS-29) 中药材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No.HBCT2013040203)
摘 要:我国葡萄(Vitis vinifera)种植范围广,葡萄灰霉病(grape gray mold)是危害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了解我国不同葡萄种植气候区灰葡萄孢葡萄分离物的形态型变异和致病力分化情况,本研究对采集自不同葡萄种植气候区的143个灰葡萄孢菌株进行了形态型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并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其对红地球(*** cv.’Redglobe’)、马奶葡萄(*** cv.’Mare Nipple’)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叶片的致病力。结果显示,供试菌株的形态型可以分为菌丝型和菌核型两类,其中40.56%为菌丝型,59.44%为菌核型,在菌丝型中有M1、M2、M3、M4、M5和M6等6个亚型,以M6亚型菌株最多,在菌核型中有S1、S2、S3、S4和S6等5个亚型,以S3亚型菌株最多;143个菌株的生长速率变化范围较大,从4.76mm/d到12.91 mm/d,聚类分析可以分为3个等级;所有菌对红地球和马奶均具有致病性,但是致病力分化严重,病斑面积分别在46.03;58.55 mm2和14.80;85.34mm2之间,聚类分析都可以分为4个等级;65个菌株中有62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油菜叶片具有致病性,致病半径在2.88;6.63 mm之间。菌株形态型、致病力与采集地、气候区、寄主来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与采集地地理距离、寄主葡萄种类不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是与气候区来源具有一定相关性。菌株形态型、生长速率和致病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灰葡萄孢对红地球、马奶和油菜的致病力两两之间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菌株生长速率与对红地球的致病力具有不显著的弱负相关关系,与对马奶和油菜的致病力具有较显著的弱正相关关系,而灰葡萄孢生长速率和致病力与菌株形态型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对灰葡萄孢新的形态型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对灰葡萄孢致病力分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灰葡萄孢多样性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