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预测≥35岁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结果比较
作者机构:宁波市奉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315500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
出 版 物:《现代实用医学》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17年第29卷第8期
页 面:1007-100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发病风险 China-PAR模型
摘 要:目的对两种方法预测宁波市奉化区≥35岁居民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结果进行比较,为社区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宁波市奉化区2015年社区诊断专项调查的数据,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模型),对其中≥35岁且无心血管病史的居民进行预测。结果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显示,低危的比例为63.74%,中危的比例为26.60%,高危的比例为9.66%。China-PAR模型显示,低危的比例为78.80%,中危的比例为13.80%,高危的比例为7.40%。两种方法预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14。两种方法预测不同特征人群发病风险高危的结果一致,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月收入越低,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越高。结论利用China-PAR模型进行预测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高危与中危的比例低于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预测结果,两种方法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