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近期疗... 收藏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Efficacy evaluation of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combined with moderate pulmonary embolism

作     者:郭治宇 GUO Zhi-yu.

作者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浙江金华321000 

出 版 物:《中华全科医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年 卷 期:2017年第15卷第10期

页      面:1687-169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课题(2009F80002) 

主  题:下肢DVT 肺栓塞 尿激酶 抗凝 

摘      要: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双下肢周径差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凝血指标PT、APTT、TT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