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均值变点及分叉比确定最佳汇流阈值的对比 收藏

均值变点及分叉比确定最佳汇流阈值的对比

Comparison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Convergence Threshold Based on Mean Change-point and Bifurcation Ratio

作     者:梁倍瑜 徐亚莉 白雷超 罗明良 赵文启 Liang Beiyu;Xu Yali;Bai Leichao;Luo Mingliang;Zhao Wenqi

作者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23期

页      面:76-82页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侵蚀基准体系研究"(41101348)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黄土地貌鞍部下切效应研究"(15C002)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省生态安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干热河谷生态退化区冲沟侵蚀模拟的不确定性研究"(ESP1606) 

主  题:河道分叉比 均值变点 DEM 阈值 杏子河样区 清溪河样区 

摘      要:DEM为水文分析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研究分析途径。研究以ASTER GDEM为数据源,利用均值变点和水道分叉比综合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水文特征和流域地貌特征,对比不同区域在最佳阈值提取的河网差异及彼此间流域河道分叉比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清溪河样区和杏子河样区的最佳汇流阈值分别为1500和1300,其所对应的河网密度分别为0.63和0.68;不同的流域内取相同的汇流阈值时河道的分叉能力相同或相近,但河道的数目上有较大的区别。这两者的结合可以在今后的地形分析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