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窥镜技术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 收藏

内窥镜技术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

Endoscopic intervention in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作     者:陆九州 徐建光 徐文东 朱艺 顾玉东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上海200040 

出 版 物:《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年 卷 期:2005年第21卷第3期

页      面:169-17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内窥镜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 实验研究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小腿三头肌 神经干动作电位 电刺激治疗 肌肉动作电位 神经再生 内窥镜手术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测 缝合口 一期修复 神经探查 内窥镜下 恢复情况 术后观察 手术探查 

摘      要:目的介绍应用内窥镜技术对神经缝合口再生质量早期作出准确判断及治疗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比格犬12条,在月国窝上2cm切断坐骨神经后一期修复神经。术后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直至神经远端出现神经再生电位。A组(内窥镜手术组):术后2周起每周在内窥镜下作神经探查、松解术,检测缝合口远近端神经干动作电位(NAP)及电刺激治疗。B组(手术组):术后2周起每周在直视下进行与A组同样的手术、检测NAP和电刺激治疗。C组(保守治疗组):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功能恢复情况及定期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小腿三头肌出现新生电位的时间。术后半年,手术探查神经缝合口情况,并行电生理检测。结果A、B2组在术后3周记录到神经新生电位已通过神经缝合口,术后6周于小腿三头肌记录到新生电位。C组于术后7周在小腿三头肌记录到新生电位。术后半年,A、B组的大体功能恢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C组(P0.05)。结论应用内窥镜技术早期判断神经修复后神经再生的质量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