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叶片吸力面不同位置处气膜冷却特性对比 收藏

叶片吸力面不同位置处气膜冷却特性对比

Film cooling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blade suction side

作     者:王克菲 骆剑霞 田淑青 朱惠人 刘聪 WANG Kefei;LUO Jianxia;TIAN Shuqing;ZHU Huiren;LIU Cong

作者机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上海201108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安710072 

出 版 物:《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 卷 期:2017年第32卷第6期

页      面:1281-12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502[工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工学] 0825[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4DZ1104600) 

主  题:雷诺数 马赫数 吸力面 气膜孔 曲率 

摘      要:在跨声速叶栅通道内,试验研究了叶片吸力面不同位置处的气膜冷却特性,详细地分析吸力面两个位置处的簸箕孔型在主流进口雷诺数为3.7×10~5、出口马赫数为0.81,0.91,1.01及气膜吹风比为0.6~2.1条件下的气膜冷却效率.结果表明:气膜孔2位于大的叶片曲率位置处,该位置处主流能使得射流更好地贴附在壁面上,但是该影响有利有弊.在小吹风比下,气膜孔射流本身就能很好地贴附壁面,因而主流使得气膜贴壁较好的作用不强,而主流使得气膜展向扩展不易的负面影响却比较明显.在大吹风比下,气膜射流法向分量较大,气膜容易脱离壁面,此时,气膜孔2由于主流作用使得气膜更好地贴附在壁面上,气膜冷却效率有较大提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